91aaa在线国内观看,亚洲中文字幕第30页,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91亚拍国产一区

      <dfn id="xu5tb"></dfn>
      <address id="xu5tb"></address>

      <menuitem id="xu5tb"><var id="xu5tb"></var></menuitem>

        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遠離電信網絡詐騙

        發(fā)布時間:2019-09-16

        當今世界,互聯網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為人們購物、社交、娛樂、商務等行為帶來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電信網絡詐騙、個人信息泄露、病毒和木馬攻擊讓人防不勝防。通過電話、二維碼、免費WIFI、即時通訊工具等盜取用戶信息、詐騙用戶錢財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嚴重侵犯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


        今天是9月14日第11屆“網民節(jié)”,中國互聯網協會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為主題,特別準備了有關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干貨,希望能幫助廣大網民進一步了解電信網絡詐騙,有效辨識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電信網絡詐騙發(fā)生在網絡空間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8年,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量從10萬件飆升至約69萬件。2019年1月至7月,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接到涉詐投訴達3.8萬起。


        從2019年上半年各種電信網絡詐騙舉報情況分析,交易詐騙、兼職詐騙、交友詐騙、返利詐騙這四種是舉報量最高的詐騙類型,合計占比超過七成。同時,電信網絡詐騙的方式已從以往“簡單結伙”“單兵作戰(zhàn)”轉向專業(yè)化、集團化,犯罪手段日趨智能化,活動地域呈現跨境化,形成黑色產業(yè)鏈。


        為什么電信網絡詐騙在如今社會大行其道且屢屢得逞?究其原因有四。第一,低成本,高回報,方法簡單,利用網絡等途徑編造各類用于詐騙他人的財物電子信息,在制作和傳播方式上比較便捷。第二,行騙面廣,社會危害性大,由于網絡的普及,受害人數量和分布地域較傳統(tǒng)詐騙大大提升。第三,手段多樣化,難以識別,計算機、網絡等新興科技給電信網絡詐騙帶來了更多的方式方法,也增加了識別難度。第四,隱蔽性極高,整個過程完全在虛擬空間完成,行騙者不需直接接觸受害人,得手之后迅速消失且取證難度大。


        電信網絡詐騙擾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破壞社會誠信和社會公德,已經成為了社會發(fā)展的一顆毒瘤。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2015年6月,國務院批準建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由工信部、公安部、中宣部、中國人民銀行等23個部門和單位參與,多方加強協作、統(tǒng)籌社會資源,深入推進專項打擊行動。四年來,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落實責任、齊抓共管,在防范打擊和綜合治理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新進展。經過全行業(yè)共同努力,截至2019年6月底公安機關通報和用戶舉報詐騙數據比2018年下半年分別下降了41.4%和21.6%。


        為做好電信網絡詐騙治理工作,中國互聯網協會在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組織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字節(jié)跳動等11家互聯網企業(yè)簽署了《重點互聯網企業(yè)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責任承諾書》。簽署企業(yè)承諾將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主管部門要求,積極開展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工作,不斷深化拓展防范治理成效,建立完善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制度體系和技術防范體系,加強企業(yè)自身平臺電信網絡詐騙問題清理,加強新業(yè)務詐騙風險安全評估,加強舉報受理和協同聯動。依法落實企業(yè)網絡安全責任,共同維護良好行業(yè)秩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在政府、企業(yè)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同時,網民自身也需要不斷增強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范意識,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小甜頭恐是大陷阱,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遇到詐騙或發(fā)現可疑線索,及時舉報,共同營造清朗電信網絡空間,共筑強國夢。


        當您發(fā)現電信網絡詐騙,除了向公安機關舉報,還可有以下舉報方式:


        (1)12321舉報中心官方網站:www.12321.cn。


        (2)舉報電話:010-12321。


        (3)微信、手機QQ、支付寶的城市服務頁面,點擊"網絡不良信息舉報"。


        (4)官方微信:關注微信公眾賬號"12321舉報中心",點擊"我要舉報"或直接發(fā)送文字、語音、截圖舉報。


        (5)微博:關注"12321舉報中心",發(fā)送私信或@12321舉報中心進行舉報。


        (6)電子郵箱:abuse@12321.cn,舉報垃圾郵件,請將垃圾郵件作為附件(eml格式)轉發(fā)至abuse@12321.cn(不必修改標題);通過郵件舉報其他不良信息,請在郵件標題注明"舉報"字樣。(來源:中國互聯網協會)


        聯系電話:010-62199788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區(qū)七北路TBD云集中心(42號院)16號樓
        Copyright 2015-2020 長安通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45911號

        掃碼關注